咨询热线

15370066886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构造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构造原理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次数:422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根据荧光产生机理的不同,原子荧光的类型达到十余种,但在实际分析中主要有:

1.共振荧光
处于基态或低能态的原子, 吸收光源中的共振辐射跃迁到高能态, 处于高能态的原子在返回基态或相同低能态的过程中, 发射出与激发光源辐射相同波长的荧光,这种荧光称为共振荧光。
2.直跃线荧光
当处于基态的价电子受激跃迁至高能态(E2),处于高能态的激发态电子在跃迁到低能态(E1)(但不是基态)所发射出的荧光被称为直跃线荧光。
3.阶跃线荧光
当价电子从基态跃迁至高能态(E2)后, 由于受激碰撞损失部分能量而降至较低的能态(E1)。从较低能态(E1)回到基态(E0)时所发出的荧光称为阶跃线荧光。
4.热助阶跃线荧光
基态原子通过吸收光辐射跃迁至高能态(E2), 处于高能态的价电子在热能的作用下进一步激发, 电子跃迁至与能级E2相近的更高能态E3。当去激发至低能态(E1)(不是基态)时所发出的次级光被称为热助阶跃线荧光。
5.敏化荧光
当受激的一种原子与第二种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 可能把能量传给第二种原子, 从而使第二个原子被激发, 受激的第二种原子去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荧光叫敏化荧光。

津工仪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联系人:徐仁斌
  •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珠江路368号
  • 邮箱:xu@jg-yq.com
  • 传真: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3津工仪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sitemap.xml    总流量:101911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仪表网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扫一扫访问手机站
访问手机站